隨著台灣經濟快速發展,社會用電需求逐年增加,電力供應壓力也隨之升高。為應對這一挑戰,政府和能源業者積極推動智慧電網及儲能等相關建設,以穩定電網、提升能源效率並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整合。換言之,區域內具備完善的儲能建設,將確保電網範圍內的用電正常供給;在頻有跳停電事件的現在,「穩定有電」有望成為未來購屋置產民眾心中的必要考量。
根據報導統計,六月全台跳電超過20次,涵蓋9縣市,這也導致社群上出現小動物是跳電元凶的揶揄聲浪,讓經濟部不得不在立法院再三重申「近期跳電次數跟過去相比並沒有比較多」。然而,對一般民眾來說,這些都是遙不可及的政策議題。他們更重視的是如何確保家庭用電的穩定性,避免因低頻供電或跳電導致的電器毀損,以及通勤用的電動汽機車充電問題。
電力設施在過去往往被視為「票房毒藥」,無論是買方或賣方都對此設施持有「可議價」的討論空間;但在不可預期的跳/停電風險中,區域內具備儲能設施將可確保供電無虞,成為未來的潛力建設。舉例來說,一個100MW的儲能場設立在行政區內,便可確保至少3.2萬戶1日用電量,且儲能廠的距離很可能是百尺百里之外。換言之,當跳電事件發生時,所屬行政區內設有標準儲能場便可確保家戶用電穩定,不受跳電所苦。
於購屋民眾端,購房決策不僅要考慮房屋本身的品質和價格,還要考慮周邊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完備性,作為未來增值的評估。具備儲能設施的區域,意味著更穩定的電力供應及更強的產業吸引力,也更直接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。總的來說,與供電不穩定的地方相比,未來能確保供電穩定的區域將是房市的潛力區。
是新聞原始網址:儲能有助地方能源穩定 有望成推升房價元素